Skip to content

【杜環小傳 全攻略】語譯、主旨分析 + 2015 DSE文言文問答【懶人包】

Views : 113
最新文章
2024 DSE 時間表
【2024 DSE Timetable】重要資訊大公開,一文看清所有重點及更改!【重磅消息】
2024 DSE 作為2024年應屆考生的你是否認為自己還有很多時間? 從這篇文章面世的這一天計起,310天後你們就要面對人生第一次的DSE考試。 310天不足一年,約等於10個月,40個星期。...
自學日文
【自學日文】5個實用免費網站!你點可以唔知!?【懶人推薦】
自學日文 現今社會,一個人會數種語言並不是什麽奇怪的事,除了英文外,日文也是其中一個很受歡迎的外語。 想自學日文但又不想自掏腰包,報讀昂貴課程的你,下面的5個日文自學網站可能會十分切合你的需要。 日文自學網站1 –...
hkcee
【HKCEE】回顧香港中學會考:測試學生成果的重要里程碑
HKCEE 「香港中學會考」(HKCEE)是香港中學生必須參加的一個重要考試,它在香港的教育體系中扮演著著重要的角色。 這個考試涵蓋了不同學科的評估,旨在測試學生的學習成果和知識水平。 隨著時間的推移,HKCEE逐漸被香港文憑試(HKDSE)所取代,但它仍然是香港教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值得我們關注和回顧。 什麼是...

杜環小傳 DSE

杜環小傳 全攻略

學博小編為大家提供 2015中文卷一的文言文考材 宋濂《杜環小傳》全文語譯、重點文言字詞以及文章重點分析包括:內容大要、主旨、DSE問題答案。

杜環小傳

杜環小傳 DSE語譯

杜環小傳 原文 第一段

杜環,字叔循。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於九江,家破,其母張氏年六十餘,哭九江城下,無所歸。有識允恭者,憐其老,告之曰:「今安慶守譚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彼見母,念允恭故,必不遺棄母。」母如其言,附舟請譚,譚謝不納,母大困,念允恭曾仕金陵,親戚交友或有存者,庶萬一可冀。復哀泣從人至金陵,問一二人,無存者。因訪一元家所在,問一元今無恙否。道上人對以「一元死已久,惟子環存,其家直鷺洲坊中門內,有雙橘可辨識」。

杜環小傳 語譯 第一段

杜環,字叔循。杜父的朋友兵部主事常允恭在九江死了,家庭破碎,他的母親張氏,年紀六十多歲,在九江城下痛哭,沒有依託的地方。有認識常允恭的人,可憐常母年紀老邁,就告訴她說:「現在的安慶太守譚敬先,不就是常允恭的朋友嗎?何不前去投靠。他見到老人家,顧念和允恭的交情,必定不會遺棄老人家。」常母按照那人的話去做,乘船請求譚敬先收留,譚卻拒絕而不願收留。常母非常困窘,想到允恭曾經在金陵做官,也許有親戚朋友居於這地方,或許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再次悲痛地哭泣着跟隨別人到金陵。詢問過一二個人,都已經離世了。於是詢問杜一元家的地址,並問杜一元的近況。途人這樣回答:「杜一元已死了一段時間,但他的兒子杜環仍在生;他的家就在鷺洲坊中門內,(門前)有兩株橘樹可作記認。」

杜環小傳 原文 第二段

母服破衣,雨行至環家。環方對客坐,見母大驚,頗若嘗見其面者。因問曰:「母非常夫人乎?何為而至於此?」母泣告以故,環亦泣,扶就坐拜之,復呼妻子出拜。妻馬氏解衣更母濕衣,奉糜食母,抱衾寢母。母問其平生所親厚故人及幼子伯章。環知故人無在者,不足付,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天方雨,雨止,為母訪之。苟無人事母,環雖貧,獨不能奉母乎?且環父與允恭交好如兄弟,今母貧困,不歸他人而歸環家,此二父導之也。願母無他思。」時兵後歲饑,民骨肉不相保。母見環家貧,雨止,堅欲出問他故人。環令媵女從其行,至暮,果無所遇而返,坐乃定。

杜環小傳 語譯 第二段

常母穿着破爛的衣服,冒雨走到杜環家裏。杜環正與賓客一起,見到常母大吃一驚,好像是曾經見過面。於是問道:「你不是常老夫人嗎?為甚麽會到這裏來?」常母邊哭邊告訴杜環原因,杜環(聽到)也哭了出來。杜環扶着常母就座,向她下拜禮。再叫妻子兒女出來下拜。環妻馬氏脫下衣服更換常母沾濕的衫,捧着粥餵給常母吃,又抱着被子讓常母就寢。常母問起允恭交情深厚的舊友近況和小兒子伯章(的情況)。杜環知道允恭的舊友沒有一個在這兒,不能夠交託,又不知道伯章的死活,暫且安慰她說:「現在正下雨,雨停之後,(我)替老人家訪尋他們吧!假如沒有人事奉老人家,杜環雖然貧窮,難道就不能奉養老人家嗎?況且杜環先父和允恭情同兄弟,現在老人家貧窮困頓,(母)不到別人家裏去而偏偏走到杜環家中,這就是兩位仙人指引所致啊!希望老人家不要多想了。」當時正是戰爭過後饑荒的年頭,百姓連親身骨肉都難以保全。常母看到杜環家境貧窮,雨停後,就堅決地要訪尋允恭的舊友。杜環就叫侍婢跟隨身後。到了傍晚,(常母)果然一無所獲而回,(常母)才決定定居下來。

杜環小傳 原文 第三段

越十年,環為太常贊禮郎,奉詔祠會稽,還道嘉興,逢其子伯章,泣謂之曰:「太夫人在環家,日夜念少子成疾,不可不早往見。」伯章若無所聞,第曰:「吾亦知之,但道遠不能至耳。」環歸半歲,伯章來。伯章見母老,恐不能行,竟紿以他事辭去,不復顧。環奉母彌謹,然母愈念伯章,疾頓加。後三年,遂卒。將死,舉手向環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願杜君生子孫咸如杜君!」言終而氣絕。環具棺槨殮殯之禮,買地城南鍾家山葬之。歲時常祭其墓云。

杜環小傳 語譯 第三段

過了十年,杜環擔任太常贊禮郎,奉皇命去會稽山祭祀,回程時路經嘉興,遇到了(常母)小兒子伯章。哭着對他說:「太夫人在杜環家裏,(因為)日夜思念小兒子而病倒,不可以不早點去看見(她)啊!」伯章像聽不到似的,只是說:「我也知道,可是路途遙遠不能去啊。」杜環回家半年後,伯章來到(環家)。伯章見到母親年紀老邁,恐怕她無法遠行,竟然欺騙她有其他事要辦而溜走了,再也沒有回來看望她。杜環更加謹慎地事奉常母,但是常母更加思念小兒伯章,病情突然加重了,三年之後就死了。常母臨死之時,舉起手對杜環說:「我拖累了杜君!我拖累了杜君!盼望杜君所生的子子孫孫都能夠像你一樣。」說完這段話就斷了氣。杜環替她準備了所有的喪葬禮儀,買城南鍾家山的地給她安葬,一年四季都去那兒拜祭。

杜環小傳 原文 第四段

史官曰:「交友之道,難矣!翟公之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彼非過論也,實有見於人情而云也。人當意氣相得時,以身相許,若無難事。至事變勢窮,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況既死而能養其親乎?吾觀杜環事,雖古所稱義烈之士何以過! 而世俗恆謂今人不逮古人, 不亦誣天下人哉!」

杜環小傳 語譯 第四段

史官說:「和朋友交往的道理真是太深奧啊!翟公曾說過:『人到生死關頭,才能夠看出朋友的交情。』他的看法並非言過其實,實在是有感於現實中的世態才這樣說啊!人們在意氣相投的時候,常用自己的生命來作承諾,彷彿世上並無難事。可是到了事勢變遷、情勢窘迫的時候,不能實踐他們的諾言而背棄離對方的人實在是太多啊!更何況在朋友已經死了之後,而能夠奉養他的至親呢?我細察杜環的事跡,即使是古時被稱讚為俠義壯烈的人也比不上啊,世俗常說現代人不如古人,這不是枉屈了世間的人嗎?」

杜環小傳 重點文言字詞註解

  1. 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
  2. 一元:杜一元,元末人,杜環之父。
  3. 游宦:在外做官。
  4. 江東:地理名稱,泛指長江下游今江蘇、浙江一帶之地。
  5. 家:定居,作動詞用。
  6. 金陵:今江蘇南京市。
  7. 善士:樂善好施的人。
  8. 交:結交。
  9. 名士:有名望的人。
  10. 尤:格外、更加。
  11. 工書:擅長書法。工,擅長、精通。
  12. 謹飾:謹慎嚴整。飾,嚴整。
  13. 重然諾:重視對人的承諾。
  14. 好周人急:喜歡替人解決困難。周,援助。急,困難。
  15. 兵部主事:官職名,屬較低級的官員。
  16. 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
  17. 家破:家庭破碎。
  18. 歸:依附、依託。
  19. 安慶守:安慶,今安徽省安慶市。守,太守的簡稱,地方長官,粤音秀。
  20. 盍:何不,粤音合。
  21. 母:老婦,故譯文作「老人家」。
  22. 如:依照。
  23. 附:附着,這裏有乘搭的意思。
  24. 謝:謝絕、拒絕。
  25. 困:困窘。
  26. 仕:做官。
  27. 庶:或許,有猜測或希望的意思。
  28. 冀:希冀、希望,粤音暨(kei3)
  29. 無恙否:本意是有沒有疾病啊,實際上是問候語,意思是平安與否。恙,疾病,粤音釀。
  30. 辨識:識別、記認。
  31. 服:穿上。
  32. 頗若:好像是。
  33. 嘗:曾經。
  34. 因:於是。
  35. 就坐:到座位上坐下。坐,通「座」。
  36. 更:更換。
  37. 奉糜食母:捧着粥供給常母吃。奉,同「捧」,捧着,音亦作「捧」。糜,粥,粤音微。食,餵吃,粤音字。
  38. 抱衾寢母:抱着被子供常母睡覺。衾,被子,粤音襟。寢,睡覺。
  39. 親厚故人:字面意思是親愛厚待的舊朋友,即交情深的朋友。
  40. 付:交託。
  41. 姑:姑且、暫且。
  42. 方:正。
  43. 訪:尋訪。
  44. 苟:假使、如果。
  45. 獨:難道。
  46. 奉:供養、事奉。
  47. 導:指引。
  48. 無他思:不要多想。
  49. 兵後歲饑:戰亂之後踏進饑荒的年頭。兵,兵災、戰亂。
  50. 骨肉:至親。
  51. 堅:堅持。
  52. 媵女:侍婢。媵,粤音迎。
  53. 以母事之:用母親的禮數事奉常母。
  54. 褊急:急躁。褊,粤音貶。
  55. 愜意:滿意。愜,粤音協。
  56. 輒詬怒:總是發怒責罵別人。輒,往往;總是,粤音接。詬,責罵,粤音究。
  57. 私戒:私底下勸誡。戒,同「誡」,勸誡。
  58. 順其所為:順從常母所做的事。順,順從。
  59. 勿以困故輕慢與較:不要因為她困頓而輕視她和她計較。困,困頓。輕慢,輕視和待慢,表示對人不尊重。較,計較。
  60. 環親為烹藥進匕筋:意指杜環親自煮藥,用匙羹進奉給常母飲用。烹藥,煎藥。進,奉上。匕羹,即匙羹,餐具,今廣府話仍保留匙(多音轉為持)羹一詞。
  61. 越:過了。
  62. 太常贊禮郎:太常,古代掌管禮儀的政府機構。贊禮郎,官名,掌管禮儀祭祀之事。
  63. 詔:皇帝的命令,粤音照或召。
  64. 祠:祭祀,粤音辭。
  65. 會稽:指會稽山,位於今浙江紹興以南,相傳為夏禹東會諸侯的地方。
  66. 嘉興:地方名,今浙江省嘉興縣。
  67. 若無所聞:好像甚麼也聽不到。
  68. 第:只、只是。
  69. 初度:生日。
  70. 不祥:不吉利。
  71. 既而:過了不久。
  72. 紿:欺騙,粤音怠。
  73. 顧:探望。
  74. 彌謹:更加小心。彌,更加,粤音微。
  75. 疾頓加:病情突然加劇。頓,突然。
  76. 將:快要。
  77. 咸:都、皆、全。
  78. 具:準備。
  79. 棺槨殮殯:泛指喪葬儀式。棺,裝殮屍體的器具。槨,包着棺材的外棺,粤音國。殮,把死者放入棺材。殯,把入殮者停放於一處。
  80. 歲時:四季。
  81. 晉王府錄事:晉王,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棡。錄事,掌管文書的官職。
  82. 與余交:和我有交情。余,我,即作者宋濂。
  83. 翟公:漢文帝時大臣,曾任職廷尉,在位時賓客盈門;後來丟官,門庭冷落,家門外甚至可張開網捕鳥獸(成語「門可羅雀」的典源)。後來他又再復官,賓客又多得擠滿家門,於是翟公便有「一生一死,乃知交情」的感歎。
  84. 一生一死,乃知交情:翟公的原句是:「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意思是生死關頭,才認識到真正的交情;貧窮和富貴時,才可看清楚朋友的態度;社會地位高與低時,才看透真正的交情。
  85. 過論:言過其實的看法。
  86. 人情:世情。
  87. 意氣相得:性情志趣相契合。
  88. 以身相許:犧牲自己對待別人。
  89. 窮:困窘。
  90. 蹈:履行;遵從。
  91. 背去:背棄離開。
  92. 雖:就算。
  93. 恆:經常。
  94. 不逮:不及。
  95. 誣:枉屈、冤屈。

杜環小傳 主旨

文章講述杜環父親杜一元的好友常允恭死去,遺下無依無靠的母親,透過描述杜環盡心盡力照顧非親非故的常母直至其終老,以及當中的瑣事,展現杜環高尚的品格。

杜環小傳 DSE問答

2015 DSE中文卷一答案 (文言文部分)

2015 Q12

問題

12.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10分)

  1. 哭九江城下,無所
  2. 其言,附舟請譚。
  3. 破衣,雨行至環家。
  4. 無人事母,環雖貧,獨不能奉母乎?
  5. 而世俗謂今人不逮古人。

答案

(1) 依靠/歸依/容身/棲身/歸宿

(2) 按昭/聽從/跟從/依從

(3) 穿着/穿/身穿 

(4)倘若/如果/若

(5) 經常/常/行往/恆常

2015 Q13

問題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3分)

雖古所稱義烈之士何以過!

答案

即使是古時被稱讚為俠義壯烈的人也比不上啊

2015 Q14

問題

14. 常母初到杜家,杜環和家人如何對待她? ( 2分)

  1. 照顧起居
  2. 執禮甚恭
  3. 替常母尋訪故舊
  4. 命侍女服從常母命令

A. (1)(2)

B. (3)(4)

C. (1)(2)(3)

D. (1) (3)(4)

答案

C

2015 Q15

問題

15. 常母臨終時對杜環的說話,流露了什麼情意? ( 2分)

  1. 羨慕
  2. 感激
  3. 內疚
  4. 自傷

A. (1)(4)

B. (2)(3)

C. (1)(2)(3)

D. (2)(3)(4)

答案

D

2015 Q16

問題

綜觀全篇,常母的形象如何? ( 2分)

A 逃避現實

B 感恩戴德

C 拘謹守禮

D 鍥而不捨

答案

B

2015 Q17

問題

17 . 文中記述以下人物對待常母的不同表現,試就有關內容完成下表。( 4分)

人物

與常母的關係

對待常母的表現

譚敬先

(1)

常允恭死後,常母打算投靠譚敬先,但譚氏卻拒絕收容。

常伯章

常母幼子

(2)

答案

(1) 譚敬先與常母的關係:兒子的朋友

(2) 知道母親的下落後,以道路遙遠為理由不立刻前往探望。過了半年後才前往探望母親 。當見母親年邁, 不良於行 , 竟託詞棄而不顧 。

2015 Q18

問題

18.承上題,作者記敍常伯章的行事,對於刻畫杜環的形象有什麼作用?試略加說明。(4分)

答案

作者以記述常伯章的行事,反襯出杜環的形象。常伯章雖為常母的親生兒子,卻不願承擔供養母親的責任,更藉詞離她而去,令母親痛不欲生。作者以常伯章如此不孝的行為反襯與常母並無血緣之親的杜環,只不過因其父親與常母長子有交情,但仍願意供養常母,待之以禮直至她離世,死後仍祭其墓。作者利用襯托手法,以常伯章的無情反襯出杜環重情義的形象。

2015 Q19

問題

19. 文末作者引翟公之言「一死一生,乃知交情」抒發對世情的感慨。試綜合全文,說明作者為何有此感慨。(6分)

答案

作者指出當人在世時 , 與朋友心意相合 , 可以生死相計,但人死後 ,一般朋友往往未能顧念生前的情誼 。 譚敬先未顧念與常允恭生前的情誼, 不肯照顧常母, 可見世情。 而杜環的父親杜一元與常母之子常允恭雖然交好 , 但常母往杜家時,一元及允恭均巳死 , 交情理應斷絕 , 然而杜環因父親與常母兒子允恭有交情便加以奉養,家境貧困仍對常母不離不棄 。 可見杜環顧念上一代的情誼 ,使兩人的友情能跨越生死 , 實在難能可貴

如果大家有什麼補習問題,如私人補習、網上補習好唔好,歡迎你可以隨時再跟我多交流一下,可以Follow 「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 Facebook pageIG得到更多補習課程資訊,亦都可以上我們的補習網頁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最新DSE應試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