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東漢

【東漢DSE】幼主登基 戚宦相爭再次重演?【懶人包】

最新文章
BAFS DSE
【懶人包】BAFS DSE 成本會計&財務會計必學必考公式
不少有修讀 BAFS 的同學都抱怨,BAFS 這一科的骨牌效應很重,公式又多又亂又難記。小編曾經都有修讀BAFS,深深明白到記住所有的公式和概念會覺得有一些挑戰。 所以小編將會集齊BAFS...
中國文學dse
【中國文學dse】28篇範文如何溫?披露賞析和創作高分秘技
不論你是喜歡中文而修讀中國文學科,還是被學校逼修讀,只要你需要考中國文學dse,你便需要看這一篇文章,幫你重啓文學科的希望!很多同學剛修讀中國文學一聽到dse需要背誦28篇指定篇章,再想到加上中文科的12篇範文(按篇數來說是15篇),共需背誦最少40篇的範文,他們便害怕了。不論任何科目都有一些考試策略,即使是中國文學科也有!這篇文章再全面教你如何溫習中國文學科的範文,並公開一些中國文學dse 5** 學生賞析及創作的高分秘訣。 目錄 中國文學28篇指定篇章是甚麼?...
大學面試
【大學面試】自我介紹全攻略 | 附上懶人面試check list | 應屆考生面試前必看!【懶人包】
大學面試 自我介紹 全攻略 辛苦考完DSE後,應屆考生們就要開始面對不同的大學面試。 應該如何自我介紹才能凸顯自己,增加自己被取錄的機會?...

東漢

東漢,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從25年到220年,歷時196年,是漢朝的後續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壯觀和繁榮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中國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不過同時亦產生了許多事件,例如黃巾之亂、群雄割據、三國鼎立等,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本文將全面介紹東漢朝代的歷史、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以期讓讀者對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時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東漢 簡介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它跟西漢相隔了一段短暫的新朝。

東漢王朝由漢光武帝劉秀建立,經過其子孫和外戚的統治,歷時近200年。

東漢初期經歷了一系列的戰爭和政治鬥爭,其中包括對西漢舊臣和其他割據勢力的鎮壓,以及與南匈奴和朝鮮半島的戰爭。漢明帝時期,漢朝政治發生重大變革,以宦官為代表的外戚勢力逐漸壟斷了政權,導致朝政腐敗。

東漢中後期,儒家思想得到發展,儒學成為當時的主流思想,並逐漸形成了漢朝的官方思想。此外,佛教也在這個時期傳入中國,成為一個重要的宗教。

東漢末年,社會矛盾日益加劇,政治腐敗、宦官專權、戰亂頻仍,農民起義和地方割據愈演愈烈。公元220年,曹操逼迫漢獻帝禪讓,建立魏國,東漢宣告結束。

東漢西漢順序

東漢西漢

中國歷史上,東漢和西漢是相繼的兩個朝代,西漢是在東漢之前。具體來說,西漢王朝的開始時間是公元前206年,由劉邦建立,結束時間是公元8年,由王莽篡位;而東漢王朝則是由劉秀於公元25年建立,結束時間是公元220年,由曹操建立魏國。因此,東漢和西漢的順序是西漢在先,東漢在後。

東漢 管治

東漢 十三州

東漢時期的「十三州」是指位於中國北部、今天的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一帶的十三個州郡,當時是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重要區域。這些州郡包括:

  1. 雄略郡
  2. 上谷郡
  3. 幽州
  4. 平原郡
  5. 涿郡
  6. 安次郡
  7. 河間郡
  8. 北平郡
  9. 晉陽郡
  10. 雲中郡
  11. 定襄郡
  12. 五原郡
  13. 烏桓郡

這些地區在漢朝初期就已經成為中央政府的勢力範圍,漢朝時期這些地區的經濟、文化和軍事發展都十分重要。然而,東漢後期,這些地區陸續被外族所侵略,漢朝政權的衰落和這些地區的動盪不安逐漸加劇,最終導致了東漢的覆滅。

幼主在位居多

東漢一共有十四個皇帝,其中,從第四任皇帝漢和帝以後,東漢的君王,都是幼主登基。可以說,幼主佔據東漢君主裏面的絕對比例,這算是東漢王朝的一個特點

東漢 宦官

東漢 戚宦相爭

東漢時期,因為皇帝年幼或能力不足,政治權力逐漸落入了兩個勢力手中,分別是「宦官」和「外戚」。這兩個勢力之間為了爭奪權力而展開了長達幾十年的鬥爭,這就是所謂的「戚宦相爭」。

宦官指的是宮廷內的太監,他們在宮廷內有很大的權力,可以接觸到皇帝,並在政治上發揮影響力。在漢朝中期,宦官開始利用他們的特殊地位,干涉政治和篡改政策,漸漸地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

外戚則是指皇帝的妻子、母親、姐妹等親屬,他們也在政治上發揮著極大的影響力。漢明帝時期,王莽短暫地篡位,但不久後被推翻,王莽的妻子王政君、母親及姐姐等人因受到迫害而在漢明帝崩後聯合起來,組成外戚勢力。而這個勢力在後來的政治鬥爭中逐漸強大起來,並在東漢後期進一步壟斷了政治權力。

戚宦相爭在漢朝中期就已經開始,一直持續到東漢末年。這場鬥爭對於漢朝政治的動盪、社會矛盾的加劇等問題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最終也是導致了東漢的滅亡。

東漢 黨錮之禍

東漢時期的黨錮之禍發生於公元9年至13年間,是漢朝歷史上一次著名的政治事件,是由於兩股不同政治勢力的矛盾而引發的政治鬥爭。

當時,漢宣帝逝世,其子元帝繼位。元帝是一位文弱的皇帝,由他的太監王莽、鄧通等人操縱朝政。在元帝時期,宦官勢力逐漸壟斷政治權力,並且排擠外戚勢力。當時的外戚勢力以黨錮之禍中被免官的大將軍霍禹、安定王劉襄及光祿勳長呂雉的支持者為主。宦官勢力因此提出了一份「詔書」,要求將與外戚有關的人事任命都調整,一些外戚勢力的成員也被免職。

此事引發了很大的反彈,外戚勢力和一些官員開始進行反擊。在他們的斡旋下,元帝終於下令停止迫害外戚。但是,從此之後,宦官勢力依然不斷加強,而漢宣帝時期放寬的選官標準,令天下豪強門閥家族得以重新崛起。於是黨錮之禍留下的政治矛盾逐漸加劇,進一步導致了東漢王朝的動盪和衰落。

黨錮之禍對於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此之後,宦官勢力逐漸壟斷了朝廷權力,並且加強了對中央政權的控制,對於東漢王朝後期的政治動盪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

東漢 黃巾之亂

東漢時期的黃巾之亂發生於公元184年至205年間,是由於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等多種因素所導致的一次大規模民變。

當時,東漢王朝已經走到了晚期,社會矛盾激化,各種不滿情緒在民間廣泛滋長。同時,由於國家政治腐敗,官吏貪污腐化,荒政失當等原因,導致了社會的經濟困境和民不聊生的局面。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廣大的農民和平民開始聚集起來,組織起來反抗統治者。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位叫張角的道士,在安陽(今河南省安陽市)組織了一個名為「太平道」的民間組織,號召人們起來反抗朝廷,並且打出了「黃巾」的旗幟。張角號召民眾起義反對朝廷,並且在民間傳播了一些虛假的訊息和宣言,鼓動人們起來參加他的反抗運動。很快,黃巾軍在全國各地蜂擁而起,展開了對朝廷的大規模叛亂。

在黃巾軍的統治下,許多地方的官府和豪門都被襲擊和破壞,許多人民的生命財產都受到了嚴重的損失。東漢王朝採取了多種手段來鎮壓黃巾之亂,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公將軍董卓的徵討。最終,東漢政府在幾年的鎮壓之後,才平息了這次民變。

黃巾之亂對於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的爆發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矛盾和政治的腐敗,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的不穩定,對於東漢王朝的衰落和滅亡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

東漢 州牧割據

東漢時期,由於地方分封制的實施,國家的權力逐漸分散到地方,尤其是州牧手中。這些州牧在統治地方時,有些人濫用權力,割據一方,獨立於中央政府之外,進行一系列的不法行為。

其中,著名的州牧割據事件有董卓和曹操。董卓本為東漢時期的三公之一,但他貪圖權勢,聯結各方豪強,組織起大軍攻打京師洛陽,進行政變篡位,並且以此掌握了大權,使得中央政府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造成了著名的「十常侍之亂」和「董卓之亂」。

另一位州牧曹操,則是在中央政府實行州牧分封制度時被任命為兗州牧。他利用自己的才幹和智慧,將兗州治理得非常有序和穩定,並且打敗了當時東漢朝廷的敵人,成為了當時中國的一股重要勢力。

不過,曹操在治理地方時也存在著割據、獨斷專行等問題,尤其在他發動的「官渡之戰」中,進一步擴大了他在地方上的勢力,對中央政府的統治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總之,東漢時期的州牧割據現象,是東漢政府在實行地方分封制度時面臨的一個嚴峻挑戰,對於當時的政治和社會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東漢末年

東漢末年是指公元184年至220年之間,這一時期是東漢王朝走向衰落的重要時期。在這段時間內,東漢政權遭受到了內外多方面的挑戰和危機,最終在220年被曹丕篡位,結束了近400年的漢朝統治。

東漢末年的主要事件包括:

  1. 黃巾之亂:公元184年,大規模的民變爆發,由天水張角等人領導的黃巾軍攻占許多地方。雖然漢朝政府最終平定了黃巾之亂,但這次叛亂對於東漢朝廷和社會的影響極其深遠,成為東漢走向衰落的重要轉折點。

  2. 戚宦之爭:東漢末年,宦官逐漸在朝廷中崛起,產生了相當大的政治影響力,引發了皇室和貴族之間的激烈爭鬥。這場爭鬥加劇了政治的腐敗,進一步削弱了東漢政權的統治能力。

  3. 黨錮之禍:公元189年,東漢朝廷發生了黨錮之禍,當時皇帝汉灵帝被強迫下台,東漢政權由此進入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國家統治陷入了空前的混亂狀態。

  4. 地方割據:東漢末年,州牧割據和群雄割據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些地方勢力各自為政,對中央政府的統治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5. 曹操與三國鼎立:曹操是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軍事將領,他在混亂的時局中崛起,建立起強大的軍事勢力。曹操死後,其子曹丕篡位,建立了魏國,三國鼎立時期正式開始。

總之,東漢末年的種種問題和危機對於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東漢滅亡

東漢滅亡原因

東漢滅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政治腐敗:東漢末年的政治腐敗非常嚴重,戚宦之爭、黨錮之禍等事件造成了朝廷的分裂和動盪,加劇了政治的腐敗。貪官污吏橫行,朝廷內外的貪污和腐敗現象層出不窮,進一步削弱了政府的統治能力。

  2. 社會矛盾:東漢末年,社會矛盾日益加劇。貧富差距擴大,地主豪強剝削農民,造成了大量的社會不安定因素。此外,州牧割據和群雄割據的現象也加劇了社會的動盪。

  3. 經濟危機:東漢末年,經濟發展停滯,財政困難,導致國家財政虧空,無法維持軍隊和官員的餉銀,進一步加劇了政治和社會的不穩定。

  4. 外患入侵:東漢末年,北方匈奴、南方的越南和琉球等外族不斷入侵,對東漢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極大的破壞。

  5. 漢室内部矛盾:東漢末年,漢室內部的矛盾不斷加劇,皇室和貴族之間的爭鬥導致了政治的不穩定和社會的不安定,最終加速了東漢的滅亡。

總之,東漢滅亡是多方面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政治腐敗、社會矛盾、經濟危機等內部因素是主要原因,而外族入侵和內部矛盾等因素則是加速東漢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大家有什麼補習問題,如私人補習、網上補習好唔好,歡迎你可以隨時再跟我多交流一下,可以Follow 「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 Facebook pageIG得到更多補習課程資訊,亦都可以上我們的補習網頁了解更多!

如想了解各科DSE更深入的知識,歡迎瀏覽各科目導師的個人網站:

中文科:Issac Lo 經致中文
英文科:Learn Smart English Team
數學科:GJ Mathematics

更多線上課程:Upgrade HK

立即訂閱最新DSE應試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