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rnSmart 學博教育
DSE 中文

【楊修之死】DSE中文 文言文 語譯、主旨、分析【懶人包】

hero-image
blog-photo
學博小編12 Dec 2024

楊修之死

楊修之死 全攻略

文言文好難掌握?學博小編為大家提供 中學時必學的文言文《楊修之死》的全文語譯、重點文言字詞以及範文重點分析包括:內容大要、主旨、段落大意、寫作和修辭手法。

楊修之死 全文語譯

楊修之死 原文 第一段

操屯兵日久,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沈吟間,夏侯惇入帳,?請夜間口號,操隨口曰:「雞肋,雞肋。」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

楊修之死 語譯 第一段

曹操聚集兵隊想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都,又怕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正碰上廚師進雞湯。曹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曹操隨口答道:「雞肋!雞肋!」夏侯惇傳令眾官,都稱「雞肋」。

楊修之死 原文 第二段

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惇,惇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曰:「公何收拾行裝?」修曰:「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時慌亂。」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於是寨中諸將,無不准備歸計。

楊修之死 語譯 第二段

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讓隨行士兵收拾行裝,準備撤兵。有人報告給夏侯惇。夏侯惇大吃一驚,於是請楊修至帳中問道:「您何收拾行裝?」楊修說:「從今夜的號令來看,便可以知道魏王不久便要退兵回都。雞肋,吃起來沒有肉,丟了又可惜。如今進兵不能勝利,退兵讓人恥笑,在這裡沒有益處,不如早日回去,來日魏王必然班師還朝。因此先行收拾行裝,免得臨到走時慌亂。」夏侯惇說:「先生真是明白魏王的心思啊!」然後他也收拾行裝。於是軍營中的諸位將領,沒有不準備回朝的。

楊修之死 原文 第三段

當夜曹操心亂,不能隱睡,遂手提鋼斧,遶寨私行。只見夏侯惇寨內軍士,各準備行裝。操大驚,急回帳召惇問其故。惇曰:「主簿楊德祖,先知大王欲歸之意。」操喚楊修問之,修以雞肋之意。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於轅門外。

楊修之死 語譯 第三段

當天晚上,曹操心煩意亂,不能安穩入睡,因此便用手提起鋼斧,繞著軍營獨自行走。忽然看見夏侯惇營內的士兵都各自在準備行裝。曹操大驚,急忙回營帳中召集夏侯惇問是其原因。惇回答說:「主簿楊祖德事先知道大王想要回去的意思了。」曹操把楊修叫去問原因,楊修用雞肋的含義回答。曹操大怒的說:「你怎麼敢亂造謠言,亂我軍心!」便叫刀斧手將楊修推出去斬了,將他的頭顱掛於轅門之外。

楊修之死 原文 第四段

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於門上書一「活」字而去。人皆不曉其意。修曰 :「門內添「活」字,乃「闊」字也,丞相嫌園門闊耳。」於是再築牆圍,改造停當,又請操觀之。操大喜,問曰:「誰知吾意?」左右曰:「楊修也。」操雖稱美,心甚忌之。

楊修之死 語譯 第四段

原來楊修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屢次犯了曹操的大忌。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花園。造成時,操前去觀看,沒有誇獎和批評,就叫人取了一支筆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便走了。大家都不了解其中的含義。楊修對工匠們說,「門」添活字,就是「闊」字,丞相嫌你們把花園門造得太大了。於是重新建造園門。完工後再請曹操去觀看。曹操很喜歡,問道:「是誰知道了我的意思?」下人回答:「是楊修!」曹操雖表面上稱好,而心底卻很嫉妒。

楊修之死 原文 第五段

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寫「一盒酥」三字於盒上,置之案頭。修入見之,竟取匙與眾分食訖。操問其故,修答曰:「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操雖喜而笑,心惡之。

楊修之死 語譯 第五段

還有一天,塞北進貢給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放在案頭。楊修見到了,竟然取勺子和大家將酥吃完了。曹操問其原因,楊修回答說:「盒上明明寫著「一人一口酥」,怎麼敢違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雖然喜笑,而心裡卻厭惡楊修。

楊修之死 原文 第六段

操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操躍起拔劍斬之,復上床睡,半晌而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為操果夢中殺人,唯修知其意,臨葬時指而歎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仍在夢中耳。」操聞愈惡之。

楊修之死 語譯 第六段

曹操害怕有人暗自謀害自己,常吩咐侍衛們說:「我夢中好殺人,凡是我睡著的時候,你們切勿靠近我!」有一次曹操白天在帳中睡覺,被子落到了地上,近侍慌忙取被為他覆蓋。曹操立即跳起來拔劍把他殺了,然後繼續上床睡覺。半夜起來的時候,假裝吃驚的問:「是誰殺了我的侍衛?」大家都以實相告。曹操痛哭,命人厚葬近侍。人們都以為曹操果真是在夢中殺人,惟有楊修知道了他的意圖,下葬時嘆惜的說:「不是丞相在夢中,是你在夢中呀!」曹操聽到後更加厭惡楊修。

楊修之死 原文 第七段

操第三子曹植,愛修之才,常邀修談論,終夜不息。操與眾商議,欲立植為世子,曹丕知之,密請朝歌長吳質入內府商議。因恐有人知覺,乃用大簏藏吳質於中,只說是絹疋在內,載入府中。修知其事,逕來告操,操令人於丕府門伺察之。丕慌告吳質,質曰:「無憂也,明日用大簏裝絹,再入以惑之。」丕如其言,以大簏載絹入,使者搜看簏中,果絹也,報曹操,操因疑修譖害曹丕,愈惡之。

楊修之死 語譯 第七段

曹操的三兒子曹植,愛慕楊修的才華,經常邀請楊修談論,終夜不休息。曹操與眾人商議,想要立曹植為世子。曹丕知道這件事情後,秘密地邀請朝歌的長官吳質到他家裡商議,因為怕有人覺察到,於是把吳質藏在大簏子中,只對外說裡面是絹匹,運到曹丕府中。楊修知道這件事情後,直接來告訴曹操。曹操派人到曹丕的府中門口觀察。曹丕知道後驚慌地告訴吳質。吳質說:「不要擔心,明天再用大簏子裝上絹匹,還運進府中來迷惑他們。」曹丕按照吳質的話,又用大簏子載了一些絹運進府中。曹操的使者搜查簏子中,果然是絹匹,就回報曹操,曹操因此懷疑楊修誣陷曹丕,更加討厭楊修。

楊修之死 原文 第八段

操欲試曹丕、曹植之才幹,一日令各出鄴城門,卻密使人吩咐門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門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聞之,問計於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當者,竟斬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門,門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誰敢阻當!」立斬之。於是曹操以植為能。後有人告操曰:「此乃楊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楊修之死 語譯 第八段

曹操想要試試曹丕和曹植的才華。一天,命令他們各出鄴城的城門;卻私下裡讓人吩咐看守大門的士兵,不準他們放行。曹丕先到,看大門的士兵阻攔他出去,曹丕只得退走。曹植聽說後,向楊修請教。楊修說:「你奉王命出城,如果有阻攔的,就把他們斬首就行。」曹植聽信了他的話,等到了城門,士兵阻攔住他,曹植大聲叱罵他說:「我奉王命出門,看誰敢阻擋!」隨即就斬了攔他的士兵。於是曹操認為曹植有才能。後來有人告訴曹操說:「這是楊修教他這麼乾的。」曹操大怒,因此也不再喜歡曹植了。

楊修之死 原文 第九段

修又嘗為曹植作「答教」十餘條,但操有問,植即依條答之。操每以軍國之事問植,植對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後曹丕暗買植左右,偷「答教」來告操,操見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時巳有殺修之心,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

楊修之死 語譯 第九段

楊修又經常教曹植十多條怎麼回答的好,只要曹操問他問題,曹植就依照楊修教他的回答。曹操問曹植軍國大事,曹植對答如流。曹操心中非常疑惑。後來曹丕暗地裡買通了曹植府中下人,偷著來告訴曹操。曹操見了大怒說:「匹夫居然敢來欺騙我!」那時就有了殺楊修的心思,如今就借惑亂軍心的罪名殺了他。

楊修之死 重點文言字詞註解

(1)庖官:廚師。

(2)惇:念。

(3)帳:營帳。

(4)主簿:文書之類的官。

(5)魏王:指曹操。他受封為魏王。

(6)班師:出征的軍隊回朝。

(7)楊德祖:即楊修。德祖是他的字。

(8)對:回答。

(9)號令:處刑後示眾。

(10)恃才放曠: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

(11)丞相:指曹操。東漢末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進位為丞相。

(12)訖:完畢。

(13)佯:假裝。

(14)簏:竹器。

(15)徑:直接。

(16)伺:守候。

(17)譖:誣陷,中傷。

(18)詐:假裝。

(19)麾:指揮。

(20)綽:抓取。

(21)答教:為應對尊長的提問而於事前擬好的答案。

(22)拈:用手指夾、捏。

(23)沉吟:間斷的低聲自語,遲疑不決。

(24)稟請:稟告請示。

(25)班師:出征的軍隊回朝。

(26)譖害:指惡意誣陷傷害。

(27)惑亂:使迷惑混亂。

(28)對答如流:回答問題像流水一樣快,形容口才好,反應快。

楊修之死 文章主旨

本文從開頭的一件事和後面補寫的六件事中,表現了楊修聰明過人、才華橫溢而又恃才放曠和曹操妒賢忌能、陰險狡詐、剛愎殘忍的為人特點,也說明了鋒芒畢露、恃才放曠的惡果。

段落大意

第一至三段

詳寫「雞肋事件」。楊修猜出曹操夜間口號含義,被曹操以惑亂軍心之罪處死。

第四段

描寫楊修猜出曹操寫的字謎曹操「甚忌之」

第五段

寫楊修猜出曹操寫的另一字謎;曹操「心惡之」。

第六段

寫楊修直言揭穿曹操「夢」殺近侍之詐;曹操「愈惡之」

第七段

寫楊修與曹植交好而密告曹丕;曹操「愈惡之」。

第八段

寫楊修授曹植出鄴城門之計;曹操「大怒」

第九段

寫楊修爲曹植作「答教」以備曹操問;曹操「大怒」,有「殺修之心」

楊修之死 寫作手法

修辭手法

對偶

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

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對比

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記敘手法

倒敘

本文用了倒敍法來寫楊修之死:文章的開頭先寫事件的結局,然後才交代事情的始末。先記亦楊修由「雞肋」的暗號指出曹操有意撤軍,並教隨行軍士收拾行裝,因而被曹操以惑亂軍心的罪名斬殺; 接着才敍述楊修為人及生前多次觸怒曹操而惹來殺機。

文章結構手法

承上啓下

原來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

前後呼應

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

曹操對楊修的反應

事件

曹操反應

曹操在花園門上寫上「活」字,楊修猜出曹操嫌門太闊。

心甚忌之。

曹操在盒上寫上「一合酥」三字,楊修   取羮匙與眾人把酥吃掉。

心惡之。

楊修識破了曹操 夢中殺人  的詭計。

愈惡之。

楊修知道曹丕 打算偷運吳質入內府議事,立即向曹操告密,但被曹丕用計反擊,令曹操懷疑他中傷曹丕。

愈惡之。

曹操測試兩個兒子的才幹,楊修教曹植斬殺阻擋他出城的門吏。事後被曹操知道真相。

大怒。

楊修為曹植作答教十餘條,以應付曹操的考問,後來有人向曹操告密。

已有殺楊修之心。

楊修之死 工作紙問答

問題一

問題

課文記敍這些事件的次序,與事件發生的先後次序有甚麼分別?

答案

課文先記述導致楊修之死的近因,即雞肋事件,然後再追述事件的遠因,即楊修之前六次觸怒曹操的經過。這樣記述並不是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次序,雞肋事件是最後發生的,卻寫在最前。

問題二

問題

楊修在不同事件中觸怒曹操的原因。 

答案

  • 闊門事件

曹操在花園門上寫上「活」字,楊修猜出曹操嫌門太闊,因為他炫耀聰明,所以令曹操開始顧忌他。

  • 一合酥事件

曹操在盒上寫上「一合酥」三字,楊修取羮匙與眾人把酥吃光,因為他賣弄聰明,擅作主張,所以令曹操開始厭惡他。

  • 夢中殺人事件

曹操假裝夢中殺人,以免在熟睡時遭刺殺。楊修點破曹操的詭計, 令曹操更加憎惡他。

  • 吳質事件

楊修知道曹丕打算偷運吳質入內府議事,立即向曹操告密,但被曹丕用計反擊,令曹操懷疑他中傷曹丕,因此更加憎惡他。

  • 鄴門事件

曹操考驗曹丕、曹植的才能,楊修教曹植斬殺阻擋他出城的門吏。曹操以為曹植有決斷力,後來知道是楊修所教,十分憤怒。

  • 答教事件

楊修為曹植作答教十餘條,以應付曹操的考問,後來有人向曹操告密,曹操認為楊修欺騙自己,對他動了殺機。

  • 雞肋事件

曹操以「雞肋」為夜間暗號,楊修看穿他想撤軍的心意,教將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因為楊修擅作主張,賣弄聰明,曹操以惑亂軍心的罪名將他斬殺。

問題三

問題

曹操和楊修的性格各有甚麼缺點?

答案

曹操以字謎來表達自己的心意,有意要難倒眾人,可見他喜歡賣弄聰明。楊修看穿他的心意,曹操為此把他殺了,可見曹操妒才,心胸狹窄。楊修則屢次炫耀自己的才智,可見他為人輕浮,愛表現自己。結果因鋒芒畢露,而招致殺身之禍。

為您推薦以下文章

Learn Smart 學博教育

學博教育中心為名校首選補習社,坐擁五千個學生成功見證。學博教育中心目前有5間校舍,分別位於北角、太子及旺角。各科頂尖星級補習名師進駐校舍,他們均畢業於頂尖學府,專科專教,於任教科目擁有5年以上的補習經驗,實力保證。學博教育中心提供拔尖課程、常規課程、補底課程、DSE奪星精讀課程、暑期補習等,總有一個課程符合你需要。
© 2025 Learn Smart Education Cent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