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首頁 » DSE 攻略 » DSE 中史 攻略

DSE 中史 攻略

DSE中國歷史

【DSE中史】中國歷史精讀:高階溫習技巧+答題技巧【懶人包】

DSE中史 在準備HKDSE中國歷史科考試之前,許多考生都會感到無從下手。 考試題目涵蓋廣泛,需要大量背誦和理解歷史事件、人物和相關概念。 然而,透過恰當的學習方法和技巧,考生可以更有效地準備並提升他們的考試成績。 在本文中,我將分享一些實用的建議,幫助考生妥善準備並應對HKDSE中國歷史科考試。 DSE中史 簡介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簡稱 HKDSE) 中史科是其中一選修課科,屬於公開試必修科目之一。 中史科的考試重點是中國歷史,從夏朝到現代史都有涉及。考試分為兩部分,包括:卷一卷二。 中史科考試需要學生具備以下技能: 對歷史事件和人物進行分析和評價; 運用歷史知識和概念進行推理和思考; 熟悉和運用歷史資料進行分析和解釋; 善於運用批判性思維,辨析不同的歷史觀點和評價。 考試的準備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知識儲備,運用筆記、綱要和歷年試題進行復習和練習。在準備期間,學生還可以參加模擬考試和考試研討會等活動,加強對考試要求的理解和熟練掌握考試技巧。 DSE中史 Cut-Off… Read More »【DSE中史】中國歷史精讀:高階溫習技巧+答題技巧【懶人包】

中華帝國

【中華帝國DSE】102天的帝國|停留在個人的幻想中

中華帝國 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其政治生涯中曾擔任清朝官員、北洋政府總統和中華民國總統等職務。 其中,他在1915年試圖成立中華帝國並自稱皇帝,然而在護國軍等各方勢力的反對下失敗收場,這一事件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袁世凱和他的中華帝國雖然未能成功建立,但對中國歷史和政治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華帝國 簡介 中華帝國是在時任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的領導下,於1915年12月12日至1916年3月22日間建立的一個君主立憲制政權,原定年號為洪憲,首都為北京。然而,中華帝國在面臨多方面挑戰的情況下,未能對外宣布成立便告失敗。 在此期間,袁世凱並沒有正式登基為皇帝,對外仍以“中華民國”為國號。整個中華帝國歷經102天(從1915年12月12日起算)或82天(從改元的1916年1月1日起算)即結束。 中華帝國 時間 1915年12月12日至1916年3月22日 中華帝國 袁世凱 背景 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他曾在中華民國時期嘗試恢復帝制,成立了短暫的“中華帝國”。袁世凱出生於1859年,早年曾參加太平天國運動,後受到清政府招募成為軍官。他歷任北洋軍閥、清朝官員、中華民國總統等職務,是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中華民國時期,袁世凱多次出任國家要職,他曾任北洋政府大總統、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等職務。在當時中國政治混亂不堪,袁世凱經過多年政治鬥爭,逐漸成為中國的最高權力者。 1915年,他宣布恢復帝制,成立“中華帝國”,並嘗試稱帝,但在國內外反對聲浪的壓力下,中華帝國很快就宣告失敗,袁世凱也未能成為皇帝。 袁世凱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推手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極富爭議的政治人物之一。無論是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當代中國,袁世凱的政治、軍事、文化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袁世凱稱帝經過 袁世凱稱帝的過程可以簡要概括如下: 1915年11月袁世凱頒布《臨時大總統的繼承法》,規定在其去世後由其繼承人繼承其權力,這被視為向皇帝制度轉型的重要信號。 12月12日,袁世凱在中華民國國會上接受了議員們的請願,同意恢復帝制,並被推選為皇帝,年號定為“洪憲”。 1916年1月1日,中華帝國正式改元為“洪憲元年”。 然而,袁世凱宣布稱帝后引起了各方面的反對和反抗。蔡鍔率領的護國軍在廣州發動了反袁起義,日本支持的中華革命黨也對袁世凱稱帝表示強烈反對。 在外部壓力和內部動亂的情況下,袁世凱最終放棄了稱帝計劃,並於1916年3月22日宣布恢復中華民國政府的原貌,從而結束了中華帝國的短暫歷史。… Read More »【中華帝國DSE】102天的帝國|停留在個人的幻想中

張勳復辟

【張勳復辟DSE】起因、經過、結果、失敗原因【全面分析】

張勳復辟 張勳復闢是指1917年張勛率領北洋軍閥在北京發動政變,試圖恢復帝制制度,但這一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這一事件發生在中國近代史的動盪時期,是中國政治、經濟和社會轉型的一個重要節點。 儘管張勛復闢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它對於中國歷史和政治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本文將從張勳復闢的原因、經過、結果以及意義等方面進行探討。 張勳復辟 簡介 擁立溥儀復辟 張勳復闢指的是1917年7月1日,北洋政府將原本革命政府成立的國會和各省議會一概解散,宣布恢復皇帝制度的事件。此事件發生在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清朝統治後,中華民國成立後不到十年的時間裡。 當時的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在國會內部存在的派系鬥爭中,支持復辟帝制,因此向當時掌權的北京政府軍閥張勛發動復辟運動。張勛答應了徐世昌的要求,於是在7月1日宣布復辟帝制,自封為“大總統”,並迎接溥儀復位為“宣統帝”,開始了短暫的“張勳復闢”。 然而,張勳復闢並未得到人民的支持,引發了各地的起義和反對聲浪。此外,當時的軍閥勢力對於張勳復闢也存在著利益爭奪和不滿。最終,數次反復辟的戰爭以張勛失敗告終,他被迫逃亡日本,張勳復闢結束。此事件也加速了北洋政府的瓦解,加劇了各地軍閥的混戰,使中國的政治局勢更加動盪不安。 張勳復辟 原因 張勳復闢的原因複雜,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政治動盪:辛亥革命後,中國政局動盪不安,各地軍閥林立,中央政府的統治力量薄弱。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認為複闢帝制可以穩定政局,恢復國家的統一和強大。 政治權力鬥爭:當時的北洋政府內部存在多個派系,徐世昌支持復辟帝制,認為可以藉助皇帝的權威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希望通過復辟來加強自己的控制力,對政局產生更大的影響。 民族危機:當時的中國處於列強壓迫和侵略的危機之中,民族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挫折。有些人認為,復辟帝制可以恢復中國的尊嚴和民族自豪感,讓國家重新崛起。 傳統文化影響: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尊重天命和崇拜帝制的思想。部分人認為,復辟帝制符合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能夠為國家帶來好運和繁榮。 綜上所述,張勳復闢的原因涉及到政治、歷史、文化等多個方面,但總的來說,是在當時政治動盪和民族危機的背景下,一些人希望通過復辟帝制來穩定政局,恢復國家的統一和強大。 張勳復辟 經過 張勳復闢的經過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宣布復辟:1917年7月1日,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向當時掌權的北京政府軍閥張勛發動復辟運動。張勛答應了徐世昌的要求,於是在這一天宣布復辟帝制,自封為“大總統”,並迎接溥儀復位為“宣統帝”。 反對聲浪:張勳復闢並未得到人民的支持,引發了各地的起義和反對聲浪。一些知識分子和學生組織了抗議活動,要求維護民主和革命成果。各地的軍閥和革命軍也紛紛反對複闢帝制,支持中華民國的政治制度。 內部矛盾:在徐世昌和張勛之間,存在權力鬥爭和利益分歧。張勛並不完全信任徐世昌,同時與其他軍閥之間也存在著矛盾和爭奪。這些內部矛盾導致了復辟的不穩定局面。 外部壓力:張勳復闢受到了外部列強的反對和壓力。日本、英國、美國等國家都表示反對複闢帝制,要求維護中華民國的政治制度。這些外部壓力加速了張勛復辟的失敗。 失敗收場:1917年7月12日,反復辟的軍隊攻入北京,張勛的複闢失敗。張勛被迫逃亡日本,宣統帝被軟禁,張勳復闢結束。此事件也加速了北洋政府的瓦解,加劇了各地軍閥的混戰,使中國的政治局勢更加動盪不安。… Read More »【張勳復辟DSE】起因、經過、結果、失敗原因【全面分析】

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DSE】起因、影響、失敗原因【全面分析】

二次革命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個重要的事件,它發生於辛亥革命後不久,是孫中山領導的反袁世凱武裝鬥爭。 這場革命持續了三個月,在當時對中國革命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二次革命不僅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本文將從二次革命的背景、經過、影響等方面進行介紹,以便更好地了解這一事件對中國現代史和中國革命事業的重要性。 二次革命 簡介 二次革命 解釋 「二次革命」是指辛亥革命後,孫中山領導的反袁運動,也是中國現代革命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此次運動的目的是反對袁世凱篡權,維護中華民國的正統地位,為中國民主和國家統一而奮鬥。這次運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孫中山和國共合作的關係得以加強,為後來的革命奠定了基礎。 二次革命 時間 中國的二次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后孫中山領導的一次反對袁世凱的武裝鬥爭,具體時間為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 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滿洲統治後,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與袁世凱率領的北洋政府展開了長期的政治鬥爭。1913年,袁世凱篡權,進行帝制改制,使孫中山等革命派失去了許多支持者和政治力量,孫中山因此決定發起反袁行動,以保衛民主和國家統一。 孫中山發動的反袁行動被稱為「二次革命」,其武裝鬥爭主要發生在江西、湖南、廣東等省份。然而,在北洋政府的鎮壓下,孫中山的革命軍最終失敗,革命運動被迫結束。 二次革命 原因 中國的二次革命是在辛亥革命後發生的一次武裝鬥爭,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袁世凱篡權。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成為北洋政府的主要領袖,但他並不支持孫中山提倡的三民主義和建立民主共和國的理念。1913年,袁世凱利用自己在北洋政府的地位,發動了帝制改制,企圖把自己的權力進一步加強,這使得孫中山等革命派感到不滿和憤怒,因而發動了反袁的行動。 地方割據。在辛亥革命後,中國局勢仍然動盪不安,許多地方政權獨立出來,形成了多個地方割據勢力。這種情況加劇了中央政府的虛弱,使得孫中山等革命派的力量受到削弱,因此他們認為必須發動二次革命,才能夠重新統一中國,推動革命進程。 民主和國家統一的需要。孫中山一直強調三民主義的重要性,認為民主、民族和民生是建立現代國家的基礎。然而,袁世凱篡權和地方割據的現實情況嚴重阻礙了這些理念的實現,因此孫中山等革命派認為必須通過二次革命,以實現民主和國家統一的目標。 總之,中國二次革命的主要原因是袁世凱的篡權、地方割據以及民主和國家統一的需要。這場革命最終失敗,但對中國現代化和民主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次革命 形勢 中國的二次革命形勢非常複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地方割據。在二次革命期間,中國的局勢依然動盪不安,許多地方政權獨立出來,形成了多個地方割據勢力。這使得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加劇了中國的政治不穩定。 革命派的力量。雖然革命派得到了孫中山的領導,但他們的力量非常分散,且缺乏統一的指揮和戰略規劃。同時,他們的武裝力量也不足以對抗袁世凱的北洋軍。… Read More »【二次革命DSE】起因、影響、失敗原因【全面分析】

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DSE】起因、政策、成果、影響【深度分析】

改革開放是中國自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實施的一系列重要政策,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開啟了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新篇章。 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徹底顛覆了毛澤東時代的封閉與保守,大力推動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個層面來看,改革開放帶來的變革深刻且廣泛,對中國甚至世界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本文將從改革開放的背景、政策、成果、影響等方面進行探討,以期更好地了解這一重要的時期和政策。 改革開放 簡介 改革開放意思 改革開放是中國大陸在1978年展開的一個重大政治和經濟改革計劃,由當時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提出和主導實施。 改革開放的目的是改變當時中國的封閉和貧窮狀況,通過引進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具體來說,改革開放政策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農村改革: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實行家庭承包制,讓農民能夠自主經營土地,鼓勵發展農村經濟。 市場化改革:引進市場經濟機制,開展對外貿易和吸引外資,推動企業自主經營和發展。 國有企業改革:通過股份制等方式改革國有企業,提高企業效率和競爭力。 財稅金融改革:建立現代化的財稅體系和金融體系,提高財政收入和金融市場的發展水平。 對外開放:推行對外開放政策,吸引外商投資和技術引進,促進國際貿易和合作。 通過這些改革開放政策,中國在短短幾十年間實現了快速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成為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改革開放 時間 改革開放 年份 改革開放始於1978年,當時中國的領導人鄧小平提出了這個政策,並開始實施相關的經濟和政治改革。 自那時起,中國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開放措施,經濟逐漸向市場經濟轉型,並開始與國際社會接軌。因此,1978年可以被視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起點。 改革開放背景 「文化大革命」後中央政府調整國內政策的情況 中國改革開放的背景有多個方面。其中一些要素包括: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1966年至1976年期間,中國經歷了一個名為「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運動,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破壞。在這個運動結束後,中國需要尋求新的發展道路,以恢復經濟和社會的正常運轉。… Read More »【改革開放DSE】起因、政策、成果、影響【深度分析】

社會主義建設

【社會主義建設DSE】反右運動 三面紅旗【深入討論】

社會主義建設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很多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轉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主義建設。 社會主義建設是中國建國以來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但是這些舉動帶來負面影響。 本文將介紹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背景、發展過程和主要結果,以期對讀者對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社會主義建設 簡介 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初期。在建國之初,中國經濟和社會基礎非常落後,貧困和不平等普遍存在。為了改變這種狀況,中國開始實施社會主義建設。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期,中國實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國有化、工業化等。這些措施促進了農業和工業的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減少了貧困和不平等。 然而,中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也面臨了許多困難和挑戰。其中一些包括貧困、不平等、環境污染、腐敗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國政府正在實施一系列措施,包括扶貧、環保、反腐等,以確保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可持續性和長期發展。 社會主義建設 常見問題 建國後中共政府如何進行土地改革和實行對私有制的改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政府實行了土地改革和對私有制的改造,這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社會變革之一。 土地改革是中共政府實行的第一步改革,目的是解決農民土地問題,消除地主階級,壯大農民階級。土地改革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公布耕地法、實行耕者有其田和分田到戶。在耕者有其田的階段,政府給農民分配土地,並向地主徵收土地,並將其分配給農民。在分田到戶階段,政府將土地按照家庭人口和勞動能力進行分配,每戶農民擁有的土地面積相對平均,消滅了地主階級,提高了農民地位,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 對私有制的改造是中共政府進行的另一個重要改革,旨在實現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中共政府進行的對私有制的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國家對主要的生產資料實行公有制,如土地、礦產、交通、銀行等。 私有企業和個體戶進行國有化,即通過政府收編或國有化的方式將它們轉變為國有企業或集體企業。 中共政府實行計劃經濟,通過計劃的方式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控和管理。 進行財產、資金、物資的分配制度改革,實行按勞分配和按貢獻分配的辦法,擴大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范圍,限制私人所有制的範圍。 總之,中共政府進行土地改革和對私有制的改造,通過國有化和計劃經濟的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和生產關係的根本轉變,推動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 建國後中共政府在思想文化領域內發動了哪些政治運動? 建國後中共政府在思想文化領域內發動了多次政治運動,這些運動對當時的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建國初期的思想改造運動:1950年代初,中共政府開展了一系列的思想改造運動,旨在打擊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思想,宣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個運動的代表性事件是《胡風反黨集團案》,在這個案件中,中共政府逮捕了一批民主人士,指責他們是反革命分子,對他們進行思想改造。 “三反”、“五反”運動:1951年,中共政府開始實行“三反”、“五反”運動,旨在打擊貪污、浪費和盜竊等經濟問題。這個運動的實施導致了大量企業和商家倒閉、經濟停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Read More »【社會主義建設DSE】反右運動 三面紅旗【深入討論】

文化大革命

【文法大革命 懶人包】從起源到影響【深度分析】

文化大革命筆記 文法大革命是二十世紀中葉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旨在推翻官僚主義、資產階級和舊文化,以建立一個純淨的共產主義社會。 然而,這場運動造成了中國社會的極大混亂,並對經濟和文化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文化大革命的結束並未意味著中國問題的結束,它對中國產生的影響在今天仍然存在。 這場運動讓中國人對權力的濫用、集權主義和獨裁統治產生了深刻的警覺,同時也對中國文化和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歷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頁。 文法大革命 十年史 簡介 中國文法大革命(又稱文化大革命)是從1966年至1976年持續了十年的政治運動。它是由毛澤東主導的,旨在打破舊的文化、思想和社會秩序,進一步鞏固共產黨的權力。 四人幫被視為文化大革命期間一派重要政治勢力,被視為毛澤東貫徹其文革思想的主要推手。他們通過宣傳、打擊反對派、批判舊文化和思想等方式來推行革命。同時,紅衛兵等青年組織也加入了運動,號召人們進行批鬥和鬥爭。 在這十年中,許多知識分子、文化名人和政治人物都受到了打壓和迫害,許多古建築、文物、藝術品也被毀壞。整個社會陷入了混亂和動蕩之中。 到了1976年,毛澤東去世後,政治局面逐漸穩定,文化大革命也逐漸結束。但這場運動對中國的社會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政治損失。 文化大革命年份 文化大革命發生的年份是1966年至1976年。 文法大革命 起源 文法大革命 原因 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澤東領導的一場政治運動,它開始於1966年,持續了十年之久。其起因是毛澤東對於中國共產黨內出現的資產階級思想和意識形態的不滿,他認為這些思想和觀念會威脅到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地位。 此外,毛澤東還擔憂他的地位和權力會受到挑戰,因此他想通過文化大革命來鞏固自己的權力,並將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深入到中國社會的每個角落。 在這個背景下,毛澤東發動了文化大革命,他派遣了一些紅衛兵等群眾組織,讓他們去批鬥所謂的“牛鬼蛇神”,也就是批鬥那些他認為有反動思想的人。文化大革命不僅針對知識分子和政治家,也瞄準了其他社會階層,包括農民、工人和青年人。 在這個運動中,毛澤東派出的“四人幫”逐漸取得了更多的權力,他們掌握了許多重要的職位和機構,並使用這些權力來打擊他們認為的敵人,進一步鞏固了毛澤東的地位。 總之,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復雜,涉及到了政治、權力和意識形態等多方面的因素。它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文化災難,對中國的現代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文化大革命目的 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推翻中國共產黨內部的“資產階級”勢力,從而鞏固毛澤東及其支持者在黨內的權力。… Read More »【文法大革命 懶人包】從起源到影響【深度分析】

清朝

【清朝DSE】由滿清入關到嘉道中衰【深度好文】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清朝建立於南明末年,是由滿洲族人發起的,其首任君主為努爾哈赤,其子皇太極則進一步擴大了勢力範圍,統一了滿洲各部落。 清朝開創了封建社會的新階段,實行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和官僚制度,並保持著長期的封閉狀態,與外界交往十分有限。 在清朝的統治下,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而清朝的衰落和滅亡也標誌著中國進入了近代史的新階段。 清朝 歷史 簡介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1644年開始,直到1912年被辛亥革命推翻為止。清朝的建立是在明朝滅亡後,由滿族人建立的,因此也稱為滿清。 清朝的最早時期,面臨著南明的殘餘勢力和內憂外患的局面。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治理,奠定了清朝封建社會的基礎。康熙時期,通過肅清“三藩之亂”、平定“知識分子叛亂”等戰爭,統一了全國局面;雍正時期,則強化了中央集權,加強了政治管理和經濟建設;乾隆時期,則是清朝最為強盛和繁榮的時期,國力和軍事力量達到了巔峰。 19世紀末期,清朝遭遇了來自外部的強烈挑戰,如英國的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以及國內的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的激化。清朝政府的改革和變革無法解決問題,國力逐漸削弱,社會動盪不安,最終在1911年爆發了辛亥革命,清朝滅亡,結束了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 清朝 時間 清朝的時間跨度為1644年至1912年,共計268年。其具體的年號及時間為: 清順治年間(1644年-1661年) 清康熙年間(1661年-1722年) 清雍正年間(1722年-1735年) 清乾隆年間(1735年-1796年) 清嘉慶年間(1796年-1820年) 清道光年間(1820年-1850年) 清咸豐年間(1850年-1861年) 清同治年間(1861年-1875年) 清光緒年間(1875年-1908年) 清宣統年間(1908年-1912年) 清朝皇帝 一覽表… Read More »【清朝DSE】由滿清入關到嘉道中衰【深度好文】

明朝

【明朝DSE】制度比較特別的朝代|是福是禍?【深度分析】

明朝,中國歷史上一個輝煌的王朝,自1368年至1644年存在了276年之久。 在明朝這個時期,中國社會和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藝術和文學也出現了繁榮的景象。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明朝的興衰之路充滿了曲折和波折。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對明朝這一歷史時期進行介紹,探究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特點和發展變化。 明朝 歷史 簡介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由朱元璋於1368年建立,自宣布帝號開始,稱“明”。 “明”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三個中央集權國家,前兩個分別是秦朝和漢朝。明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朝的建立標誌著元朝的結束,明太祖朱元璋成功推翻元朝的統治,統一全國,開創了明朝的歷史。在其治下,明朝先後實行了數項改革,其中包括土地制度改革、科舉制度改革、軍制改革、綱要改革等。這些改革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鞏固明朝統治。 明朝的文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例如四大名著——《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就是在明朝時期創作的。明朝的科技也非常發達,其中包括造船、火藥、瓷器、紙張等領域的技術。 然而,明朝在後期的政治腐敗、內部矛盾以及外部壓力下逐漸走向衰敗。明朝晚期的戰爭頻繁,經濟萎靡不振,社會動盪不安。最終,清朝的建立標誌著明朝的結束,也為中國歷史的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 明朝首都 明朝的首都為南京(即當時的應天府),後遷至北京(即當時的燕京)。 明朝 朱元璋 建國 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朱元璋原是一名農民,在紅巾軍起義中嶄露頭角,後加入陳友諒部隊,成為一名將領。在起義軍中他深得士兵愛戴,又有過人的軍事才能,很快就成為陳友諒的得力助手。 後來,陳友諒病逝,他的弟弟陳寶國掌握了軍權,朱元璋因為受到排擠而投奔了另一名起義將領徐達。不久,徐達也病逝,他的軍隊不願意接受徐達的兒子徐震繼承父業,於是決定推舉朱元璋為新領袖。 經過多年的征戰,朱元璋在1368年攻下元朝的首都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宣佈建立了明朝,並自稱為皇帝,即明太祖。明太祖的統治標誌著中國封建社會歷史的一個新時期的開始,也為明朝後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明太祖廢相 在明朝建立後,採用元朝的製度,設立中書省總理政務,以丞相負責,丞相具有統率行政官僚和輔助君主處理國家政事的權力。但是朱元璋對丞相制度不滿,認為其過於集權,限制相權。他在位後弱化中書省的權力,設立六科給事中和通政司,削弱了丞相的權力。最終,丞相制度被廢除的理由是胡惟庸案。 明太祖分封諸侯 明太祖確實在其統治時期進行了一系列的封爵制度改革,其中包括分封諸侯。 明太祖在其統治初期,為了穩定天下和確立自己的地位,開始對功臣進行封賞。他將全國劃分為多個地區,然後將這些地區授予自己的功臣和親信,封為藩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等不同的爵位,這些被封的地區稱為“藩鎮”。藩王們在自己的封地內享有特殊權力,比如擁有軍隊和治理權等。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明太祖的權威,並使得整個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穩定。… Read More »【明朝DSE】制度比較特別的朝代|是福是禍?【深度分析】

國共內戰

【國共內戰DSE】兩次內戰原因、概況、結果【全面分析】

國共內戰是二十世紀中國歷史上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爭。該戰爭始於1927年,終於1949年中國共產黨的勝利,標誌著中國的政治制度由國民黨政府主導的民主制轉變為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 這場戰爭的影響不僅局限於中國本土,還深刻地影響了東亞甚至全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 這場戰爭對中國未來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值得我們深入了解和探討。 國共內戰 簡介 第一次國共內戰 簡介 第一次國共內戰(1927年-1937年),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與國民黨政府及其武裝力量之間的戰爭。該戰爭始於1927年國共合作破裂後,國民黨政府在上海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隨後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對共產黨和革命力量的大規模清洗和打擊,工農紅軍和革命武裝遭受沉重打擊。 此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實行武裝鬥爭和游擊戰爭,先後組建了一系列武裝力量,包括秋收起義、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等。 1934年,紅軍長征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裡,經歷了千辛萬苦的艱苦跋涉,最終到達了陝北的延安。這也成為成為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逐漸發展壯大的重要歷史節點。 第一次國共內戰最終於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而暫時中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轉而與國民黨聯合抗擊日本侵略。 第二次國共內戰 簡介 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是中華民國國共兩黨之間的一場戰爭。 戰爭始於1946年,國共軍事力量組織精良,裝備先進,佔據主要城市和工業區,而中國共產黨則在全國範圍內展開游擊戰爭。 在戰爭初期,國民軍佔據優勢,然而共軍領導人毛澤東制定了「打游擊戰,走遠征路」的戰略方針,並通過一系列重要戰役,如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成功打破了國國民軍的主力。 最終於1949年在北京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共內戰以共軍勝利而告終。 國共內戰原因 國共內戰的原因複雜多樣,可以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方面來分析。 一方面,國共內戰的根本原因在於中華民族的歷史和現實問題。在中國千年封建社會的統治下,社會階層結構嚴重僵化,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存在嚴重的落後和腐敗現象。這些問題長期存在,成為了革命爆發的直接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國共內戰的發生和發展也與國民黨政府和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矛盾密切相關。國共兩黨曾經共同抗日,但在戰爭結束後,國共兩黨的政治矛盾逐漸加劇,包括政治路線、政治權力、領土分配等問題的分歧和爭端,導致國共合作破裂,最終爆發了國共內戰。 此外,外部因素也對國共內戰的爆發和發展產生了影響。比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對中國共產黨的影響,日本、蘇聯等外部勢力的干涉和支持等等。 總的來說,國共內戰的原因非常複雜,是中華民族長期歷史問題、政治矛盾以及外部因素等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 第一次國共內戰 概況… Read More »【國共內戰DSE】兩次內戰原因、概況、結果【全面分析】

太子校舍內部裝修暫停開放通知

本校太子校舍將於7月3日 (星期一) 至7月6日 (星期四) 進行內部裝修,該校舍將暫時停止開放。

 

如有需要,同學請移步至其他校舍辦理事務或致電 62169651 查詢。

 

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Learnsmart Education Centre

2-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