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介紹
2024DSE的你,以為還有好多時間?
掛住溫中史卷一課程內容,分配給卷二的時間好少?
想同時兼顧到卷二課程的話,你絕對不能錯過這個課程!
好多時候,大家只是主讀中史卷一,而忽略了卷二的重要性。卷二佔中史整體成績的30%,如果在這部分失手,就算你在卷一的表現無懈可擊,都難以突圍!Andrew Sir將會用三期時間,幫你全面熟習整個中史卷二選修單元內容,教授你5**獨家考試秘技&答題框架,幫你拿下中史卷二!
**課程分為制度史及時代知識分子兩班,各位同學可視乎學校所教授的選修單元報讀!
課程特色
-教授5**獨家考試秘技&答題框架及思維,爆Point冇難度!
-提供最詳盡、最精簡的史實筆記,及附送獨家炮製中史精讀天書!
-設有自擬題目功課及歷屆試題,並附有建議答案,全部獨家大放送!
-每堂講解及分析所有past paper題目陷阱及考生常犯錯誤,配合即場實戰+解題環節,即改即派,問題及時KO!
-全新保底清概念的保底急救方,力挽狂瀾!
-每期另附送一操卷題目,Keep住進步!
-24小時無限問書、改文(只限自擬題目及歷年PAST PAPER題目)及無限重溫課堂影片
課程大綱
【期一】
A班:田制
E1.1北魏均田制歷史淵源與背景
E1.2北魏均田制與輔行制度內容
E1.3北魏均田制的影響與局限、唐代均田背景、制度內容及授田對象變更
E1.4唐代均田制崩壞原因及府兵制的關係
B班:孔子
E1.1孔子的時代背景、生平
E1.2政治思想、貢獻與周遊列國(上)
E1.3周遊列國(下)、不被重用原因
E1.4教育思想及貢獻+知識份子特質
【期二】
A班:兵制
E2.1徵兵制與募兵制及唐代府兵制內容(上)
E2.2唐代府兵制內容(下)、崩壞原因、與均田制關係及國勢衰弱
E2.3宋代募兵制與明代衛所制內容
E2.4明代軍屯內容、崩壞原因及國勢衰弱
B班:司馬遷
E2.1《史記》撰寫動機、背景及生平
E2.2司馬遷政治、經濟、歷史思想與時代背景關係
E2.3《史記》重點精闢內容
E2.4知識份子特質+貢獻+批評
【期三】
A班:科舉
E3.1唐代科舉制
E3.2宋代科舉制
E3.3明代科舉制(上)
E3.4明代科舉制(下)與清代關係
B班:王安石
E3.1北宋變法背景及困難
E3.2變法思想與變法內容(上)與時代背景關係
E3.3變法內容(下)與時代背景關係
E3.4變法失敗原因+王安石變法影響+知識份子特質+貢獻
【期四】
A班:孔子
E4.1孔子的時代背景、生平
E4.2政治思想、貢獻與周遊列國(上)
E4.3周遊列國(下)、不被重用原因
E4.4教育思想及貢獻+知識份子特質
B班:田制
E4.1北魏均田制歷史淵源與背景
E4.2北魏均田制與輔行制度內容
E4.3北魏均田制的影響與局限、唐代均田背景、制度內容及授田對象變更
E4.4唐代均田制崩壞原因及府兵制的關係
【期五】
A班:司馬遷
E5.1《史記》撰寫動機、背景及生平
E5.2司馬遷政治、經濟、歷史思想與時代背景關係
E5.3《史記》重點精闢內容
E5.4知識份子特質+貢獻+批評
B班:兵制
E5.1徵兵制與募兵制及唐代府兵制內容(上)
E5.2唐代府兵制內容(下)、崩壞原因、與均田制關係及國勢衰弱
E5.3宋代募兵制與明代衛所制內容
E5.4明代軍屯內容、崩壞原因及國勢衰弱
【期六】
A班:王安石
E6.1北宋變法背景及困難
E6.2變法思想與變法內容(上)與時代背景關係
E6.3變法內容(下)與時代背景關係
E6.4變法失敗原因+王安石變法影響+知識份子特質+貢獻
B班:科舉
E6.1唐代科舉制
E6.2宋代科舉制
E6.3明代科舉制(上)
E6.4明代科舉制(下)與清代關係
課程導師
【文史新星】
「學海波瀾誇健筆,博約之外無宗旨」
- 浸大歷史系一級榮譽畢業
- 2016DSE中史以83%佳績親奪5**
- 2023DSE親身上陣,再次勇奪中史5**
- 2023DSE戰績:2個5**, 1個5*, 3個5
- 首屆中銀香港中史優異生獎學金,文史雙通,根底深厚。
- 豐富補習經驗,熟悉中史課程,緊貼學校教學內容
- 重點教授考試答題模式及技巧,全面提升學生之解題能力及分析能力
[豐富補習經驗]
- 擁有豐富中史補習經驗,了解普遍學生問題
- 熟悉中史DSE及初中中史課程,緊貼學校教學內容
- 重點教授中史DSE及校內中史考試的答題模式及技巧
- 幫助同學全方位提升解題能力和分析能力
- 因材施教,逐步提升學生成績
- 注重建立老師、家長和學生的良好關係
A班(制度) | |||
地點 | 星期 | 時間 | 導師 |
旺角 | 星期日 | 16:30-18:30 | Andrew Yip |
B班(知識分子) | |||
地點 | 星期 | 時間 | 導師 |
旺角 | 星期五 | 18:45-20:45 | Andrew Yip |
北角渣華 | 星期六 | 16:30-18:30 | Andrew Y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