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DSE中文卷一2021 閱讀理解【連範文】參考答案

最新文章
BAFS DSE
【懶人包】BAFS DSE 成本會計&財務會計必學必考公式
不少有修讀 BAFS 的同學都抱怨,BAFS 這一科的骨牌效應很重,公式又多又亂又難記。小編曾經都有修讀BAFS,深深明白到記住所有的公式和概念會覺得有一些挑戰。  ...
中國文學dse
【中國文學dse】28篇範文如何溫?披露賞析和創作高分秘技
不論你是喜歡中文而修讀中國文學科,還是被學校逼修讀,只要你需要考中國文學dse,你便需要看這一篇文章,幫你重啓文學科的希望!很多同學剛修讀中國文學一聽到dse需要背誦28篇指定篇章,再想到加上中文科的12篇範文(按篇數來說是15篇),共需背誦最少40篇的範文,他們便害怕了。不論任何科目都有一些考試策略,即使是中國文學科也有!這篇文章再全面教你如何溫習中國文學科的範文,並公開一些中國文學dse 5** 學生賞析及創作的高分秘訣。 目錄 中國文學28篇指定篇章是甚麼?...
大學面試
【大學面試】自我介紹全攻略 | 附上懶人面試check list | 應屆考生面試前必看!【懶人包】
大學面試 自我介紹 全攻略 辛苦考完DSE後,應屆考生們就要開始面對不同的大學面試。 應該如何自我介紹才能凸顯自己,增加自己被取錄的機會?...

2021 DSE 中國語文 卷一參考答案

範文答案 (Q1-7)

1.

(i) 鄉:從前/往日/過往

(ii) 樹:種/種植


2.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 A


4.

(i) 拙於用大

(ii) 擅於用大


5. D


6.

世人囿於名利得失而精神困苦,莊子遂以樗樹為喻抒述對人生的感悟。樗樹本幹擁腫,小枝彎曲,不合匠人「有用」之標準反能得以保存,正比喻惟有超越世俗相對的標準,才可突破精神的牢籠而自適;且樗樹種在杳無人煙的曠野,讓人們在樹下休憩生息,而「無何有」正寓意「無用」之用,無待外物而逍遙自在。/

樗樹樹幹粗大,不合繩墨;樹枝彎曲,不中規矩,匠人離棄,在世人眼中是 「無用」。但莊子認為大樗無用,可將之置於寬闊無人的地方,沒有人會想砍伐它,盡享天年,這才是真正的「有用」。莊子藉此帶出人生許多世俗認為「有用」的事情會招致禍害;世俗認為「無用」的事情,反而可讓人得享天年,所以我們不要被世俗的有用及無用所限,才能得到精神上的逍遙。


7.

(i)

作者在赤壁看見滾滾東逝的江水,遙想起周瑜雖曾在赤壁大破曹軍,建立不世之功業,如今只餘滔滔江水仍東流,故人生短暫虛空之感油然而生。作者以江水滾滾東流比喻歷史流逝,而江水洶湧澎湃,驚濤拍岸,捲起千重如雪般的浪花,正象徵宇宙的宏大和時間的無情,把萬物淘歸於虛空,藉以凸顯個體生命的渺小和無奈。

(ii)

古往今來,萬物生滅,月亮仍映照在江上,永恆不變。作者從中領悟到,宇宙的本質原是變化,且萬物本為一體。昔日的周瑜,今日的蘇軾,得意失意都是虛幻的,終隨流水消逝,只有自然生生不息,如月亮恆在。與宇宙相比,人在天地間實在是微不足道,不應執着於個體的成敗得失,故寄情江月以抒解感慨。

閱讀理解答案 (Q8-22)

8. B


9.

(i) 拘謹/拘束/不自在/畏縮/小心翼翼

卑微/貧困/寒酸

(ii) 鄙視/不屑/看不起/不喜歡/嫌棄

(iii) 堅毅/堅定/堅忍/堅持/鍥而不捨/努力不懈

(iv) 敬佩/肅然起敬/佩服/尊重/尊敬/敬仰/欣賞/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10.

(i) (1) 正確

(2) 正確

(ii)

人生是由一串串無意義的事件組成,可報道的也離不開反映夫妻不忠的外遇問題、反映人性貪婪懶惰的瀆職事件,和人們必然死去的訃聞,從報紙的內容可見作者認為人生既無理可喻,也庸碌無聊,他對人生十分悲觀。

 


11.

Advertisements

作者以小姑娘的善良對 比「 我」的冷漠無情。小姑娘慌張地走錯了車廂,外貌和衣著邋遢貧困,一臉拘謹。「我」不單沒有同情,還鄙視小姑娘,更在她打不開車窗時,幸災樂禍,冷眼旁觀,從沒想過伸出援手。直到小姑娘從車窗抛下橘子時,才明白小姑娘要到遠方當家傭,年纪輕輕便要離鄉背井吃苦,可是她心中惦記着的只有來送行 的弟弟們,歷盡困難和白眼也要把橘子拋給弟弟們,小姑娘重情義和善良更凸顯了「我」的冷漠和不仁。/

首先,作者寫自己疲勞,陰沉地登上火車,讀報、打純,反映作者對這庸俗不堪的世界早已厭煩、苦悶,心灰意冷,不想再努力面對現實。再寫那名待遇比自己差上百倍的鄉下姑娘儘管面對身體被凍傷,與弟弟分離等悲慘境況,依然不失希望、奮力打開車窗與弟弟們道別及送上橘子。作者藉兩人一個失去希望,一個在困境中仍堅持懷抱希望,奮力掙扎作對比,批評「我」過於絕望,悲觀,忽視了人間充滿希望與溫情。


12. C


13. B


14.

詩歌讚美露珠,即使體會到萬物輪迴之深邃和遼闊,個體之渺小,仍能自足於小天地,不害怕一會兒便消散,更滋養了小草。現代人行色匆匆,漸漸忽略了平凡、微小的事物,對生活只有抱怨,活在苦悶中,顯得驕傲、孤獨、自戀。可是,如能放下自我,深切體會別人的不幸,就能懂得生活的價值,就像露珠滋潤草葉,彼此依存,並映照大千世界。故此,只要用心關懷,生命並不孤獨。


15.

(i) 肖像描寫

(ii) 行動描寫

(iii) 三者皆非


16.

第二篇作者因乘搭火車而聯想《橘子》一文,文中的「我」因目睹遠行的姊姊竭力向守在軌道旁送別自己的弟弟拋出橘子,感受姊弟間深摯的情意,而消解個體的空虛和孤獨。這段收結文字正是借用第一篇這關鍵情節,深化這番感悟,作者以問句引導讀者一起設想弟弟作別姊姊的情懷,牽動讀者對窮鄉小姊弟的同情,凸顯只要用心體會,自能威受姊弟間深摯的情意,領略人性的美善。/

《橘子》一文中「我」只是旁觀者,旁觀姊姊竭力為前來送別的弟弟送上金黃鮮艷的橘子,因感動而暫忘人生的庸俗無聊。《火車與橘子》一文,作者卻設想自己是前來送別姊姊的弟弟,體會弟弟接到蜜柑的情懷。兩文收下橘子的對象不同,作者藉此深化芥川的反思,說明只有珍惜偶遇的緣份,以同理心代入他人角度,設身處地细味他人的滄桑,即使是平凡渺小的人和事,也能令人體會複雜的情感與價值,從而感悟人生並不是如此灰暗。


17. B


18. A


19.

申鳴本無意於仕途,一心留在父親身旁侍奉,父親想他當官好讓自己生活無憂,他不計較個人得失,只顧念父親的意願和福祉而出任楚相,可見其孝義。


20.

忠孝兩難全/孝義兩難全/拯救父親便須背棄道義(職責)/

國家與父親二者之間難作取捨/

白公以申鳴父親作人質威脅申鳴叛國,若為了救父而答應白公,是不忠;若不順從,父親便會死,就是「不孝」,申鳴難以取捨。


21.

捨孝取忠/為道義而犧牲父親/選擇了國家,放棄父親。


22.

申鳴未有違反孝的精神。他雖選擇盡忠而不救父親,只是為勢所迫,如救父則置國家社稷不顧,為一人之私而令生靈塗炭。「盡孝論心不論行」,不宜只以結果論對錯,「論行」則貧家永無孝子。申鳴拒絕賞賜,有感未能救父而自殺,不貪戀富貴而苟活,足見其孝心,未能救父是為勢所迫,不宜只以結果論斷。

如果大家有什麼補習問題,如私人補習、網上補習好唔好,歡迎你可以隨時再跟我多交流一下,可以Follow 「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 Facebook pageIG得到更多補習課程資訊,亦都可以上我們的補習網頁了解更多!

如想了解各科DSE更深入的知識,歡迎瀏覽各科目導師的個人網站:

中文科:Issac Lo 經致中文
英文科:Spencer Lam English Team
數學科:GJ Mathematics

更多線上課程:Upgrade HK

立即訂閱最新DSE應試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