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 DSE
曹劌論戰 全攻略
八篇建議篇章好難學?學博小編為大家提供 DSE 中文科八篇建議篇章中《曹劌論戰》的全文語譯、重點文言字詞以及範文重點分析包括:內容大要、主旨、段落大意、寫作和修辭手法。
曹劌論戰 全文語譯
曹劌論戰 原文 第一段
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下,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公與之乘。
曹劌論戰 語譯 第一段
春天,齊軍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迎戰。曹劌主動請求進見魯莊公。曹劌的同鄉說︰「這是享有俸祿的官吏謀劃的事,你何必參與呢?」曹劌說︰「那些權貴眼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於是他入見魯莊公。曹劌問魯莊公憑何作戰?魯莊公說︰「衣食等生活所需,我不敢獨佔,一定會分給老百姓。」曹劌回答說︰「小恩小惠未能分給所有人,老百姓是不會跟從的。」魯莊公說︰「祭祀的畜牲、玉器等祭品,不敢誇大,一定對鬼神誠實。」曹劌回答說︰「小誠小信並不足夠,神靈是不會賜福的。」魯莊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雖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實情審判。」曹劌回答說︰「這是忠於百姓的表現,可以憑此與齊國一戰。如要作戰,請讓我跟你一起去。」魯莊公與曹劌同乘一車。
曹劌論戰 原文 第二段
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劌論戰 語譯 第二段
在長勺與齊軍交戰,魯莊公準備擂鼓進軍時,曹劌說︰「還不行。」齊軍撃鼓三遍後,曹劌說︰「可以擂鼓了。」齊軍大敗。魯莊公打算追擊齊軍,曹劌說︰「還不行。」他下車察看齊軍戰車所留下的痕跡,又登上戰車前的橫木瞭望齊軍,說︰「可以了。」於是追擊齊軍。打敗齊軍後,魯莊公問當中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撃鼓士氣振作,第二次撃鼓,士氣就有些衰退,第三次撃鼓,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耗盡而我軍士氣旺盛,所以能戰勝他們。齊國強大,一時難以猜測齊軍是否敗走,恐怕他們埋下伏兵。我察看他們的車轍混亂,看到他們的旌旗倒下,所以追擊他們。」
曹劌論戰 重點文言字詞註解
- 曹劌:又名曹沫。春秋時魯國大夫。著名的軍事理論家。
- 十年:魯莊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 齊師:齊國的軍隊。齊,在今山東省中部。師,軍隊
- 伐:討伐 ,攻打。
- 我:我,指魯國。魯,在今山東省西南部。《左傳》傳爲魯國史官而作,故稱魯國爲“我”。
- 公:諸侯的通稱,這裏指魯莊公。
- 肉食者:原指吃肉的人。這裏指居高位,享厚祿的人。
- 間:參與。
- 鄙:鄙陋,這裏指目光短淺。
- 乃:於是,就。
- 何以戰:即“以何戰”賓語前置,憑藉什麼作戰?以:介詞,憑,靠。後文“可以一戰”以字同此解。
-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衣服食物這類養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用。安:有“養”的意思。弗:不。專:獨自專有,個人專有。
- 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給別人。以,把。人:指魯莊公身邊的近臣或貴族。
- 徧:同“遍”,遍及,普遍,普及。
- 犧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犧牲,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玉,玉器。帛,絲織品。
- 加:虛報誇大。
- 孚:信任。
- 福:名詞作動詞,賜福,保佑。
- 獄:訴訟案件。
- 察:明察。
- 情:(依據)實際判斷。
- 忠之屬也:(這是)盡了本職的一類(事情)。忠,本職。屬,類,一類。
- 可以一戰:就是“可以之一戰”,可以憑藉這個條件打仗,可:可以;以:憑藉。
- 戰則請從:(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從去。從:隨行,跟從
- 長勺:魯國地名,今山東萊蕪東北。
- 鼓:名詞作動詞,擊鼓進軍。古代作戰,擊鼓命令進軍。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擊鼓命令軍隊出擊。
- 敗績:大敗。
- 馳:駕車馬(追擊)。
- 轍:車輪輾出的痕跡。
- 軾:車廂前的橫木,作扶手用。
- 遂:於是,就。
- 逐:追趕,追擊。
- 既克:已經戰勝。既,已經。克,戰勝,攻下。
- 夫戰,勇氣也:作戰靠的是勇氣。夫,發語詞,議論或說明時,用在句子開頭,沒有實在意義。
- 一鼓作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勇氣。作,振作。
- 再:第二次。
- 三:第三次。
- 盈:充滿。這裏指旺盛。
- 伏:有埋伏。
- 靡:倒下。
曹劌論戰 文章主旨
通過春秋初期齊魯兩國軍隊在長勺之戰中魯國以弱勝強的歷史事實,說明戰爭的勝負並不完全取決於軍隊人數的多寡和武器的優劣,更重要的是取決於人心的向背和臨陣時是否能把握時機和運用正確的戰術。此外,本文亦通過了曹劌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突出了他的政治卓見和非凡的軍事才能,說明正確的指揮是戰爭取得勝利的必要條件之一。
段落大意
第一段
記述齊國興兵犯境,曹劌出於愛國熱情,不顧鄉人勸阻,以平民身份求見魯莊公。曹劌通過與魯莊公討論作戰的條件,說明弱國能否對抗強國,關鍵在於是否得到人民支持。
第二段
記述長勺之戰,魯軍擊敗齊軍的經過。曹劌向魯莊公分析魯軍戰勝齊軍兩大原因。
曹劌論戰 寫作手法
修辭手法
反問
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
頂真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排比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對偶
小惠未下,民弗從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層遞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描寫手法
人物烘托
運用對比手法,突出曹劌的遠見卓識和軍事才能。
文章第一部分就提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用以莊公為代表的肉食者的淺陋,對比襯托曹劌的遠見卓識。
接著在莊公與曹劌三問三答中,又對比出莊公未及曹劌善謀。
在戰爭中,莊公表現得輕率魯莽,缺乏軍事頭腦和指揮才能,而曹劌胸有成竹,指揮若定,既能把握住戰略防禦原則,又善於觀察,善於捕捉戰機,既謹慎又果斷,既冷靜又大膽。
戰後,寫“公問其故”,更顯示出莊公無謀,他糊裡糊塗打了一個勝仗,而曹劌的分析透闢中肯,有謀與無謀,鮮明對比,突出了曹劌的形象,突出了“論戰”主題。
曹劌論戰 人物性格
本文把魯莊公的“鄙”與曹劌的“遠謀”進行多次對比,藉助對比手法,可以突出曹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與軍事上的卓越才能。
曹劌的性格特質
熱愛國家
齊國入侵魯國,曹劌不顧鄉人的勸阻,主動求見莊公,討論作戰條件,要求要莊公同赴戰場為國效力。
冷靜沉着
齊魯兩軍在長勺交戰時,他一再勸阻魯莊公不要於擊鼓進兵和下令追擊。
熟悉軍事
他了解兩軍交戰,成敗繫於士氣和「再衰三竭」的道理,因此經過調查,發現齊軍「轍亂」、「旗靡」,才請莊公下令進擊。
處事謹慎
戰爭開始前,先了解魯國束賴以作戰的條件,在追擊敗退的齊軍前,先察看齊車退兵時車轍和旗幟的情況。
見識卓越
曹劌深知國君要盡心為民,才能爭取民心,當國家有難時,人民才會為保衛國家而戰。
魯莊公的性格特質
愛護百姓,虛心納諫
莊公平日善待大臣,又對大小訴訟案件,盡力按實情辦理,可見他是一位愛護百姓的君主;又齊魯兩軍在長勺交戰,曹劌多次制止莊公的行動,莊公都能虛心接受,可見他是一位能虛心納諫,從善如流的君主。
處事急燥,行事魯莽
莊公接到齊軍犯境的消息,便立即準備應戰,但事先並沒有衡量自己的實力,魯國的作戰條件,而作出適當的部署,可見行事較為魯莽草率。
為人隨和,胸襟廣闊
曹劌為事以平民身份見莊公,獲得莊公接見。所提質詢,莊公亦一一回答;作戰時邀曹劌乘同一戰車。凡此都足見莊公為人隨和及胸襟廣闊。
不懂軍事,缺乏才能
齊魯兩軍在長勺相遇,莊公便想鳴鼓進攻,在初戰勝利時,又急於下令追擊,可見他不了解士兵作戰的心理和兵不厭詐的策略。幸好曹劌及時阻止他的魯莽做法,才贏得這場戰爭的最後勝利。
曹劌論戰 工作紙 問答
第一題
問題
魯莊公認為他擁有那些條件,可以對抗齊軍的入侵?
答案
魯莊公認為憑以下三點,可以對抗齊軍的入侵:
- 莊公自認為平時愛護臣民,對於衣食等生活必須品不敢獨自享用,必定分給別人,因此相信人民會支持他去對抗齊軍。
- 莊公自以為祭祀時所用的三牲玉帛,一定按禮制規定的數量去供奉,如實向神明稟告,因此相信會得到神明的保祐而打敗齊軍。
- 莊公又認為對待人民的大小訴訟,雖然不能全部審察,但一定會按照實情去處理,因此相信會得到人民的擁護,打敗入侵的齊軍。
第二題
問題
曹劌對魯莊公提出的條件有什麼看法?
答案
曹劌看法如下:
- 魯莊公所施衣食,得益者主要是的親信和近臣,人民沒有受益,魯國百姓未必會支持他去打仗。
- 魯莊公在祭祀時能遵守禮節,只是一種小小的誠信,神靈未必會保祐他打勝仗。
- 魯莊公對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能按實際情況公正地處理,是關心人民生活的表現,當國家有難,相信人民會追隨他去迎擊入侵的齊軍。
如果大家有什麼補習問題,如私人補習、網上補習好唔好,歡迎你可以隨時再跟我多交流一下,可以Follow 「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 Facebook page同IG得到更多補習課程資訊,亦都可以上我們的補習網頁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