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 唐詩三首】DSE中文十二篇範文 語譯及分析【包含DSE題目問答】


山居秋暝 終極指南
山居秋暝 全攻略
十二篇範文好難温?學博小編為大家提供 DSE 中文科十二篇範文中王維《山居秋暝》的全文語譯、重點文言字詞以及範文重點分析包括:內容大要、主旨、段落大意、寫作和修辭手法。
山居秋暝 全文語譯
山居秋暝 首聯 原文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山居秋暝 首聯 語譯
空曠幽靜的羣山剛剛經歷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有秋天的涼意。
山居秋暝頷聯 原文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頷聯 語譯
皎皎明月在松間灑下月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山居秋暝頸聯 原文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山居秋暝頸聯 語譯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是漁船順流下行。
山居秋暝尾聯 原文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尾聯 語譯
春日的花草雖然已經凋謝,王孫公子(我)仍然可以留在上中(閑居)呀。
山居秋暝 重點文言字詞註解
暝:日落,天色將晚。
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新:剛剛。
晚:傍晚。古代漢語中,「晚」與「夜」的意義不同,一般以「夜」形容天黑之後的時間。
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後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語喧譁。喧,喧譁,這裏指竹葉發出沙沙聲響。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滌衣物。
隨意:任憑。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後來也泛指隱居的人。此處實亦自指。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之意,反映出無可無不可的襟懷。
山居秋暝 文章主旨
借描寫秋天雨後山中傍晚的美景,凸顯了鄉居的人的淳樸生活,寄寓了對於寧靜的山裏隱居生活的嚮往,抒發自己願意寄情山水的高尚情操。
段落大意
首聯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總寫山景,點出時間和季節。
頷聯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主寫松林和山泉。
頸聯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寫山中人事活動。
尾聯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抒發對閒適隱居生活的留戀和盼望。
山居秋暝 體制
體裁:五言律詩
句式:全詩八句,每句五字
用韻:偶句押韻:秋、流、舟、留(尤韻)
對仗:頷聯、頸聯對偶
平仄:按照規定上句和下句的字必須平仄相對
山居秋暝 寫作手法
修辭手法
對偶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反襯
以「清泉石上流」的動感,反襯「明月松間照」的幽靜
描寫手法
多感官描寫
聽覺:「竹喧歸浣女」
視覺:「明月松間照」、「蓮動下漁舟」
觸覺:「空山新雨後」
作用:使讀者感受到秋天山上四周環境清幽。
動態和靜態描寫
動態描寫: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靜態描寫: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借景抒情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借雨後秋山的美景,抒發自己厭惡官場生活。任由春天的花草凋謝,自己願繼續留在山中閑居。
山居秋暝典故
反用典故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楚辭 · 招隱士》有云:「『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意思是春天的草已長起來了,王孫也應該要歸來,不要在中逗留。
這裏王維反轉此意,說春天的花草已凋零,秋山的景色仍很美,王孫當然可以繼續留在山中。
山居秋暝 DSE題目問答
2019Q4i
問題
4. 試根據《山居秋暝》回答以下問題。
(i)《山居秋暝》屬什麼體裁?( 2分)
A.古詩
B.樂府
C.律詩
D.絕句
答案
(i) C
2019Q4ii
問題
(ii)試摘錄 運用「以動襯靜」的手法描寫山居幽靜的一聯 。 (2 分 )
答案
(ii)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山居秋暝問答
第一題
問題:
《山居秋暝》一詩中,作者藉描寫的時間、地點和景物,表達什麽志向?
答案:
詩中描寫的是秋天、旁晚、詩人隱居所在的山中景物。呈現秋天山中一派寧靜的美景。
作者以景寫新,藉景表達對山中生活的喜愛之情,寄寓自己嚮往隱居山中,遠離官場的志向。
如果大家有什麼補習問題,如私人補習、網上補習好唔好,歡迎你可以隨時再跟我多交流一下,可以Follow 「學博教育中心 Learn Smart Education」 Facebook page同IG得到更多補習課程資訊,亦都可以上我們的補習網頁了解更多!